7月19日上午,国际啤酒节联盟合作机制2025青岛会议在青岛市金沙滩啤酒城举行。多位国际啤酒节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提升啤酒节经济社会效益”“如何有效培育城市啤酒文化精神”等话题,各自分享本国或地区啤酒节庆的经验观点,并共同签署新版《国际啤酒节联盟合作备忘录》。
此次活动以“提升品质、促进交流、培育文化”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放大啤酒节的全球影响力,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啤酒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新版《国际啤酒节联盟合作备忘录》在2019年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基础上,重申积极开展啤酒节庆经验交流,促进各国啤酒文化互鉴与研究,开展啤酒节庆产业多领域、多要素合作。
以视频形式参会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总指挥克里斯蒂安?沙普夫,详细介绍了慕尼黑啤酒节的悠久历史与盛大场面,强调了文化传承与民众参与的重要性。比利时啤酒节代表鲍勃从该节庆传统价值“多元”“传统”“氛围”出发,开展主题分享。韩国大邱炸鸡啤酒节代表金贤淑分享了打造五大特色体验空间、营造欢乐庆典氛围、推动全球营销策略与品牌差异化运营等亮点举措。日本宫崎啤酒节代表长田将明分享了以举办节庆促进旅游、带动消费、强化国际及区域合作、寻求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策略。
7月18日晚,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盛大开幕,各国啤酒节代表印象深刻。“我参加过四次青岛国际啤酒节,感觉啤酒节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宏大。金沙滩啤酒城周边风景优美、气氛很好,还感受到了很有特色的焰火和舞台表演。我们计划将宫崎啤酒节和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展联动,增加日本民众对青岛啤酒节的认知。”长田将明表示。谈起刚刚参加过的开幕式,金贤淑说:“这个开幕式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甚至我们这些外国人都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多样化的演出和市民沟通交流、实现全民共享,让人感动。”
国际节庆协会亚洲分会会长郑钢焕,从带动夜间经济、提高场馆利用率、对接全球市场、守正创新等角度探讨了提升青岛国际啤酒节经济社会效益的可行路径。他认为,节庆不应只以销售为导向进行运营,而应该以当地的企业创新产品为主,在提升节庆活动创新力和产品力的同时,促进企业良性竞争。在这方面,青岛国际啤酒节已经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希望可以开发更多创新性产品,给市民游客带来更多新体验。
作为青岛国际啤酒节一路上的同路人,啤酒节资深专家林醒愚以“啤酒文化对城市精神的给养和擢拔”为题,以德国慕尼黑、美国丹佛、中国青岛三座啤酒节举办城市为例,阐述了啤酒文化为城市精神赋能赋美的观点。“啤酒文化充满活力与激情,这种情感特质极易渗透到城市精神中,并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啤酒节是青岛百年啤酒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在原有文化积淀基础上创造的全新的旅游形式,有节日催发的集体自豪感,有助于城市创新活力的生成,不仅推动提升产业的发展,也为旅游和会展等相关服务业的加速提供了动力。”林醒愚表示。
会上,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推介了对外交流、经贸往来和文旅产业等情况,并发布《“啤酒节主题跨境游”旅游项目合作倡议》。未来,新区将通过串联各国际知名啤酒节,构建跨文化体验的旅游生态圈,促进游客互送、品牌共推与文化共融,化“节庆流量”为“产业增量”。通过机制化合作升级和产业要素精准对接,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了青岛国际啤酒节在全球啤酒节庆中的行业话语权,构建起啤酒经济文化生态圈,带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啤酒之城”这一城市名片向全球节庆引擎跃升。
欢迎酒业伙伴投稿、合作,联系扫下方二维码